在华语喜剧的璀璨星空中,陈佩斯无疑是一颗最为耀眼的恒星,从早年与朱时茂在春晚舞台上带来的那些令人捧腹大笑的经典小品,到后来潜心打磨的话剧佳作,他的名字早已深深烙印在观众心中,成为了喜剧的代名词之一。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简单的娱乐,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展现人间百态,带给观众无尽的欢乐与思考。
靠真本事吃饭的年代
比如陈佩斯,一提起他,就是春晚那碗吃得惊天动地的面条,那时候,好不好笑,全凭演员脸上的褶子和心里的节奏,哪有什么热搜和数据。
他和朱时茂站一块儿,就是一盘硬菜,全国人民守着电视机,就等着他俩出来,给年夜饭添一勺最扎实的笑料,那笑声,干净,纯粹,没掺半点水分。
不光是他,那会儿的牛群也一样,他和冯巩的相声,说的都是街坊四邻的心里话,针砭时弊,挠得到你的痒处,也点得着你的火气。
他们红,不是靠人设,是靠作品,那是一个手艺人的黄金时代,你的能耐,就是你最大的通行证,观众的掌声,滚烫又真心。
他们都曾亲手,拧断了自己的那条阳关道
可江湖的水,说变就变,有的人,偏要在最风光的时候,选一条最难走的路,陈佩斯就是个“犟种”,他觉得自己的东西,被人拿去卖钱,理儿上说不通,为这事儿,他跟当年让他家喻户晓的央视打起了官司。
官司是赢了,道理也掰扯明白了,代价呢?他再也没上过那个万众瞩目的舞台,有人说他傻,有人说他轴,可在他看来,那是一个手艺人对自己心血最起码的尊重。
这股子犟劲儿,是他的风骨,牛群的路,拐得更让人看不懂,搭档冯巩眼看要成一代宗师,他却一头扎进生活里,跑去内蒙古当了个副县长,说是要为老百姓办点实事。
这不是玩票,他真刀真枪地帮人卖牛、拉投资、盖学校,骨子里,他有种文人式的天真和热忱,总觉得能用自己的名气,去换一点实实在在的改变。
后来被人举报,他甚至“裸捐”家产自证清白,生活一度窘迫,他把舞台上的名利,换成了田埂上的泥土,这份选择,笨拙,却也滚烫,一个为“理”,一个为“情”,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守着心里那点比天大的“事儿”。
可江湖变了,游戏规则也换了
等他们打完了自己的仗,走完了自己的路,再一抬头,天已经变了,一个叫“流量”的东西,成了新的神。
电影上不上,什么时候上,不再看你拍得有多好,有多少老戏骨,得看你有没有流量明星,有没有话题能上热搜,后台的数据跑不跑得赢人家。
观众的眼睛,被五花八门的短视频和热搜榜切割得稀碎,大家不再是静静地“看”一个作品,而是飞快地“刷”一个又一个热点,深刻,有时候干不过热闹。
陈佩斯的《戏台》,请来了黄渤,业内口碑炸裂,可又怎么样呢?在资本和流量的大盘里,它就像一艘手工打造的木船,旁边全是钢铁巨轮。
电影《戏台》因排片压力,不得不延期至7月25日上映,究其背后的原因,暑期档多部新片的突然提档,让本就竞争激烈的电影市场变得更加拥挤不堪,《戏台》的排片空间被严重挤压。
人家一加速,掀起的浪就能让你晕头转向,延期,或许只是这艘老木船,在风浪里无奈的一次自我避让。
这一事件,不禁让人感叹内娱“捧高踩低”的残酷现实,陈佩斯,这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曾经在喜剧领域取得过辉煌成就,为无数观众带来欢笑,如今却在电影上映这件事上遭遇如此困境,回想当年,他与父亲陈强合作的《瞧这一家子》,初露锋芒便惊艳众人。
潮水拍过来,老骨头最先感到凉
这股浪,打在人身上,是实实在在的疼,陈佩斯七十多岁了,还在跟这个时代较劲,想用一部好电影证明点什么,可他面对的,是一个不再只认作品的江湖,这份坚持,显得悲壮又孤独。
牛群的境遇,更让人心里发酸,等他从县长的位子上退下来,一身尘土地想重回舞台时,发现那儿已经没他的位置了,观众换了一代又一代,大家追着新的偶像,玩着新的梗。
那个曾经用一句话就能逗乐全国的人,现在,认识他的年轻人已经不多了,他偶尔参加些公益演出,不要钱,给山里的乡亲们说说相声,那份初心没变,可回声,却越来越小。
可有些东西,是流量冲不走的
这个时代,像一条湍急的河,裹挟着所有人往前冲,我们忙着追捧热点,计算着回报率,讨论着谁又成了新的爆款,可有时候,也该回头看一眼,看看那些被浪拍在身后,却依然站得笔直的人。
陈佩斯还在拍,牛群还在说,他们的姿态,本身就是一种回答,那是一种属于上个时代的、朴素又坚硬的价值观:手艺人,得对得起自己的手艺,更得对得起自己的心。
他们的背影,映照出的,不只是个人的失意,更是对这个喧嚣时代无声的拷问,或许,他们赢不了这个时代,但他们,也没输给自己。
71岁高龄的他怀揣着对电影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再次归来,本以为能凭借作品实力在电影市场上斩获佳绩,却还是被复杂的商业竞争所影响。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下一些流量明星,演技或许并不精湛,却能凭借人气轻松获得大量资源和优质排片,这种现象,无疑是对真正用心创作、坚守艺术的创作者们的一种伤害。
陈佩斯的遭遇,也让我们不禁联想到同样命运坎坷的牛群,他曾与冯巩搭档,在喜剧舞台上大放异彩,可后来涉足商业、从政,经历诸多波折后,事业和生活陷入困境,即便想重回舞台,也已被时代遗忘。
结语
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希望市场能多给像陈佩斯这样坚守艺术初心的创作者一些机会和尊重,莫让他们的心血之作被埋没,也期待7月25日上映的《戏台》能够突破困境,收获应有的成功,续写陈佩斯的喜剧传奇 ,让观众再次领略到真正优秀喜剧作品的魅力。
编辑: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同创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